为强化青少年应急自救互救能力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10月23日下午,我院危重症医学部志愿者团队走进洪都中学(井冈山大道校区),为初中生带去了一场实用生动的急救知识科普课。
科普课程由危重症医学部急诊科杨闯、胡阳及李云云三位医护人员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主讲,聚焦青少年日常可能面临的紧急情况,重点围绕三大核心内容展开:心肺复苏(CPR)的操作标准与“黄金4分钟”急救原则、气道异物阻塞应急处理的海姆立克急救法,以及运动损伤后的止血、包扎、固定等初步处置技巧。
课堂上,志愿者团队采用“理论讲解+现场示范+实操演练”模式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易懂易学的内容。杨闯医生结合模拟人演示,详细拆解心肺复苏的按压深度、频率等关键要点;李云云护士通过真人互动示范,清晰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针对不同场景的操作差异;胡阳医生则手把手指导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步骤。这种沉浸式教学引发学生强烈共鸣,大家踊跃举手提问,更有多名学生主动上台实操练习,在志愿者的即时纠错指导下快速掌握要领,现场氛围热烈活跃。
“校园意外发生时,第一时间的有效急救能为生命安全争取宝贵时间。”参与活动的班主任老师表示,专业医护团队带来的科普让学生真正学到了能用、管用的急救技能。
我院将始终积极践行社会责任,将急救科普纳入健康传播重点工作,持续优化科普内容与形式,推动“急救知识进校园”活动常态化开展,让更多青少年掌握急救技能,培养安全意识与社会责任感,为构建平安校园注入专业医疗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