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眠,中医称为“不寐”,是阴阳失调、脏腑失和的外在表现。
临床中我们经常遇到患者因长期依赖安眠药而陷入“越吃越难睡”的困境,失眠不仅让人疲惫不堪,还可能引发焦虑、免疫力下降等问题。西医常以药物干预,但中医更注重“调和阴阳,标本兼治”。今天,我们从中医视角出发,让您告别失眠困扰,重获酣然入梦的夜晚。
WORLD SLEEP DAY
失眠根源:五脏皆可不寐

《灵枢》云:“阳气尽,阴气盛,则目瞑;阴气尽,阳气盛,则寤矣。”中医认为失眠与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:
- 心:心火亢盛或心血不足,神不守舍
- 肝:肝郁化火或肝血亏虚,魂不归藏
- 脾:脾胃虚弱,气血生化不足
- 肺:肺气壅滞,影响卫气运行
- 肾:肾阴亏虚,心肾不交
辨证分型:膏方精准调治
1. 肝郁化火型
- 特征:急躁易怒、口苦咽干、舌红苔黄
- 推荐:丹栀逍遥膏
- 生活建议:晨起拍打肝经(大腿内侧),饮用菊花决明子茶

2. 心脾两虚型
- 特征:多梦易醒、面色萎黄、食少乏力
- 推荐方:归脾膏
- 食疗方:红枣桂圆小米粥,加少量陈皮理气

3. 阴虚火旺型
- 特征:潮热盗汗、心悸健忘、舌红少苔
- 经典方:养阴安神膏、酸枣仁膏
- 外治法:每晚搓热涌泉穴100次,引火归元

4. 痰热内扰型
- 特征:胸闷痰多、头晕目眩、苔黄腻
- 经验方:祛痰清热膏
- 辅助疗法:丰隆穴艾灸,健脾化痰

WORLD SLEEP DAY
中医特色疗法:内外同治

1. 子午流注针灸法
- 选择申时(15-17点)针刺心经神门穴,酉时(17-19点)调理肾经太溪穴,顺应气血运行规律,疗效提升30%
2. 五音疗法调情志
- 肝郁者听角调《胡笳十八拍》,心火旺者听徵调《紫竹调》,睡前30分钟播放,调节脏腑共振频率
3. 药枕助眠古方
- 自制安神枕:合欢皮100g、夜交藤50g、薰衣草30g、陈皮20g,打粗粉装入棉布袋,清香宁神助眠
4. 脐疗秘法
- 吴茱萸粉3g+肉桂粉2g,蜂蜜调糊敷神阙穴,胶布固定6小时,温阳潜阳,改善虚性失眠
日常调理黄金法则
1. 戌时养心(19-21点)
热水泡脚,掌心搓热按摩膻中穴
2. 睡姿讲究
右侧卧“吉祥卧”,右手枕耳,气循肝经
3. 起床禁忌
醒后勿急睁眼,双手搓热熨目3次,护肝明目
WORLD SLEEP DAY
病例分享:从彻夜难眠到深度睡眠

患者,女,54岁,一年来间断口服安眠药助眠,因“反复失眠一年余,加重伴潮热一周”前来治未病科门诊就医。症见:夜间入睡较困难,眠浅易醒,醒后难入睡,多梦,自觉潮热盗汗,晨起口干,大便稍秘结,胃纳一般,食易饱腹,舌红,苔薄白,脉细数。
- 辨证:肝血不足,虚热内扰
- 方案:
(一诊)
中药:内服酸枣仁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颗粒剂(一日两次,一次一袋,早晚饭后半小时开水冲服)
外治:申时(15-17点)针刺神门、百会、四神聪、腕三针、踝三针、肝俞、期门、三阴交等,辅以腹针左升右降,酉时(17-19点)调理肾经太溪穴(可自行艾灸该穴位),坚持1周;
中药泡脚(首乌藤、合欢皮、陈皮、干姜等);
睡前练习“吉祥卧”(右手枕耳,气循肝经)。
(二诊)
一周后睡眠明显较前好转,夜间潮热盗汗症状明显减轻,不依赖安眠药可自行入睡,睡眠质量较前明显改善,双膝酸软乏力感较前明显缓解。二诊方中加用炒酸枣仁15g 当归10g,外治延用一诊方案,3周后停药。
(三诊)
患者前来复诊诉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,为巩固疗效,予膏方(酸枣仁膏)口服2月余,嘱患者平日不饮咖啡浓茶等饮品,规律作息不熬夜,适当运动缓解精神压力,不适随诊。
中医治失眠如同“拨云见日”,医生需先辨明体质,根据个人体质证型再以药、针、食、术多管齐下,达到“日落而息”的目的。(注:本文方剂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,不可盲目自用)
科室简介
南昌市中心医院(老福山院区)治未病科秉持“未病先防,既病防变,瘥后防复”的治未病理念,为亚健康、易患疾病人群、慢性病患者及病后康复人群提供治疗服务。
服务项目包括中医体质辨识(体质调养)、中医健康指导、健康状态评估、纯中药调治(中医经方辨治疾病)、冬病夏治、中医膏方调治(个性化膏方)、中医茶饮调治(降糖茶、降脂茶、降尿酸茶、降压茶等)、中医酒疗(补肾、补血、补气、补阳等酒剂)、中医非药物疗法等特色服务项目。科室擅长代谢性疾病、中风后遗症、脾胃疾病、慢性疲劳综合症、睡眠障碍、脂肪肝、习惯性便秘、颈肩腰腿痛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咽炎、妇科炎症、更年期综合征、男性疾病(阳痿、早泄等)的防治等。
医生推荐
刘 莹
治未病科中医师

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,临床擅长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临床常见病,擅长治疗胃痛胃胀、便秘、腹泻、自汗盗汗、心律失常、焦虑失眠、疲劳、咳嗽、扁桃体肿大、慢性咽炎、头晕头痛、颈椎病、腰痛、月经不调等。发表科技核心论文2篇,参与省、市级课题共4项。